意外地覺得廈門的這一座有千餘年歷史的佛教寺廟-「南普陀寺」非常寧靜、溫暖、而且很有味道。來的時候是傍晚,黃昏的陽光襯著背底的五老峰,面臨碧澄海港,看著南普陀寺那個路標和屋瓦牌樓十分味道。當日其實遊客如織,可也不見人聲吵雜、擾心,黃澄澄的陽光斜射令人十分安定。
到了金門再到廈門算是出了國,得辦台胞證,可是小三通非常方便,從金門到廈門搭船一個小時便到,主要是想要去看那個是杰文化遺產-閩南土樓,所以就來廈門看看。
帶著我們360全景相機來走走拍拍
【南普陀寺始建於唐代末期。北宋時由僧人文翠改建,稱為無盡岩。元代時被廢寺,於明代重建,改稱為普照寺,並遷建於今址。清代初期又因戰亂廢寺,後於康熙22年(1684年)得靖海侯施琅捐資修復並擴建,因增建大悲閣供奉觀世音菩薩與浙江普陀山觀音道場類似,遂更名為南普陀寺。到民國初年,南普陀寺已成為閩南香火鼎盛的佛教寺廟。
南普陀寺占地3萬多平方米,格局為三殿七堂,坐北朝南,依山面海,建築具有獨特的閩南風格。
中軸線上的主體建築由南往北依次為天王殿、大雄寶殿、大悲殿和藏經閣。
中軸兩側則有左右廂房、鐘樓鼓樓、羅漢堂、功德樓、海會樓、普照樓、太虛圖書館、佛學院教舍等。天王殿前有廣場,廣場前為長寬均約30米的正方形放生池,和約百米長七八十米寬的蓮花池。蓮花池外圍蓋有琉璃瓦頂的矮牆,東西設對稱重檐牌坊式山門,題額為「鷺島名山」,系中國佛教學會會長趙朴初所題。
天王殿 -1925年會泉法師住南普陀方丈時重建,為歇山頂重檐躥角式單層磚石、木構建築,闊為五間,前有紅漆大門,後無牆。供奉彌勒菩薩、韋馱和四大天王。
大雄寶殿 -1932年轉逢法師重建,為歇山頂重檐躥角式單層磚石、木構建築,闊為八間,綠瓦石柱,金碧輝煌。供奉三世尊佛。
大悲殿 - 930年太虛法師重建,八角形三層飛檐躥角式亭閣單層建築,後於1962年改建為鋼筋水泥、木構式。供奉觀音菩薩。
穿過"天王殿" 以及 "大雄寶殿" ,我們來到中斷的「南普陀寺鐘樓」。鐘樓左右長廊上各自有不同的懸吊圖藤
其中我好喜歡~~~~這條龍魚
造型獨特又可愛~,身上的色彩彩滿的非常自然 (朵拉最怕那種又紅又綠超級鮮豔的寺廟顏色)
所以一看到這條魚, 就喜歡上了~
獨特的龍頭魚身,掛在長廊上,尤其傍晚時分,陽光斜照打在牆上的影子真的是十分美麗和生動~
走過這段鐘樓接著往上走
來到尾段的法堂
我很喜歡這座寺廟
安安靜靜、乾乾淨淨
到尾段後可以一路往上
廟底後山上有許多步道可以往上走爬五峰山
巨石圍繞在後山群裡
從山底回頭望前看
空中有廈門的2座如彎刀的新大樓矗立, 和古色古香的寺廟在同一個景色李.又顯得宜古宜今了~
離開南普陀寺
晚上來去海上明珠塔
入夜晚飯後來到廈門海是明珠塔看夜景.LED跑馬燈一直跑
是個廈門看夜景的絕佳地點
塔樓頂端的收藏館的地板收藏了各式各樣的文物上面是玻璃
就直接踩在上面了~就是地板!!也算是別出心裁
黃金一定要踩阿~
到處都有風獅爺~
晚上住宿在很大的翔鷺酒店
睡飽飽.吃飽飽.今天要去看土樓~
廈門 - 南普陀寺/鐵道公園/海上明珠塔/翔鷺酒店
**金門。廈門 4天3夜 小旅遊**
【金門。廈門】金門~好大的大太陽..之原來到處都是風獅爺
朵拉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