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比我想像中的景點模樣更讓人喜歡,
這裡有很濃的日式早期氣氛,樹木參森濃密而翠綠。
【林田山林場是一族群融合的小山村。伐木高峰期曾住了五百多戶,人口多達二千餘人,但自民國七十七年不再砍伐木材之後,林場內人口急遽外移,據統計目前僅剩六十戶,人口一百五十多人。
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於民國九十年六月規畫完成「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」,為園區的林業歷史做更妥善的保存,逐年整修鐵道、展示館、中山堂、遊客服務中心、場長宿舍、木雕館等,使林田山成為東部地區林業文化保存最完善的地方。園區內的宿舍,在九十五年底,亦經花蓮縣政府公告為歷史聚落,目前仍居住在園區宿舍內的退休員工成為最生動的活歷史。因此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成為目前東部地區重要的觀光旅遊景點。】
要到林田山之前,我們先去了糖廠!糖廠因為來過了覺得也沒有太多特色的規劃,不過經過,就還是來閒晃吃吃冰。
倒是朋友的推薦,糖廠這邊將原來的日是員工宿舍改建成民宿了!
一房一車位很不錯,車就停在前院子~
花蓮糖廠日式民宿http://www.ez-lohas.com.tw/THClient/reserve/reserve2.aspx?v=42145.6107502894
離開糖廠再往南~要去林田山.
下文摘自旅遊資訊王,方便朵拉自己閱讀了解
【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位於花蓮縣鳳林鄉,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所屬的林田山林場,位居萬里溪以南馬太鞍溪以北、南投縣以東的河谷地形,面積13.9公頃,日據時期因日人發現萬里溪有一溫泉,進而將泉水引出修建旅社經營管理,到民國28年開始探採紙漿原料,開啟了林業之經營管理;目前林務局對於林田山的規劃將分階段進行規劃與低密度的開發,規劃配合萬里溪下游電廠設置成為一個文化森林遊樂區,讓民眾能體驗林田山豐富的文化、休閒氣息。
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-昔日的小上海
林田山在1960年代伐木全盛時期的繁華景象,讓這裡曾有『小上海』之稱,林田山林場在政府禁伐林木的政策後,林田山終於洗盡鉛華、回歸自然,時過境遷,但林田山的美仍舊保留,除了原始山川景觀與生態外,林場遺留的檜木房舍、運載鐵道,處處可見前人留下的痕跡,而現今的林田山風貌與九份相似,因此友『花蓮的九份』之美名,讓林田山林場成為花蓮的旅遊勝地。
林田山林場的歷史遺跡
花蓮縣文化局為保存林田山林場的歷史,特別妥請鄭仁崇編撰「森林故鄉-林田山專輯」一書,將林田山的老照片、長者的口述歷史,全部詳實記載在書內,另外文化局更輔導林田山文史工作室,欲前往參觀的民眾請特別注意,存放老照片及舊文物的友誼廳及消防館是不對外開放,若有團體觀光客欲深入了解林田山的文物,可以電詢林田山文史工作室。
林田山文化園區之美
民眾來到花蓮縣鳳林鄉除了造訪鳳林鎮百香果園區、新光兆豐休閒農場、鳳林公路公園之外,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的山林美景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,目前林田山的造林活動持續進行,民眾來到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中不僅能享受森林的芬多精,還能看到台灣櫸、扁柏、紅檜等珍貴的山林植物綠化整個林田山,再次感受到台灣的綠意盎然。】
看了林田山的導覽之後就園區的慢慢散遊~
這邊綠樹濃蔭,真是很好的消暑景點,而且園區走起來格外幽靜~非常舒服~
走到這才知道裡面原來有餐廳,可是打烊了~覺得在這樣濃密大樹的園區好好吃個飯肯定很棒,下趟來一定要再來林田山這邊用餐.
來參觀館長住的宿舍
室內全都由木頭搭建一進門就好舒服~
飽餐結束慢慢駛回台北~渡過很悠哉的花蓮4日。
花蓮4日輕鬆遊~/
朵拉